
顺应天时,调整作息
立秋之后,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下沉,人也应该顺应这种趋势。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,而早起则能使肺气得以舒展,有效防止秋季的萧瑟之气对人体的侵袭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。
保持心境平和。秋季在五行中属金,对应于人体的肺,在情志上则对应“悲”。秋风秋雨易使人产生伤感的情绪。此时需要注重精神调养,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乐观,可以多参与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,如听音乐、与朋友交谈,以收敛神气,避免悲秋情绪的产生。
轻松开展体育活动。秋天凉爽宜人,是进行户外锻炼的好时节。推荐选择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和瑜伽等平缓的运动项目。锻炼旨在增强肺部功能,提升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。然而,应避免过度劳累,以免大汗淋漓,因为这样会损耗阳气,与秋季“收敛”原则相冲突。

饮食调养,润燥为先
立秋之后,天气变得越来越干燥,容易引发一系列秋燥问题如口渴舌燥、皮肤干燥和干咳少痰等。此时应该注重滋阴润肺的饮食调养,多吃具有滋阴润燥、生津养肺的食物,有助于抵抗秋燥对身体的侵害。
考虑到“少辛增酸”的原则,中医理论指出肺属金而肝属木,金能够克木。秋季为肺的当令之季,过食辛辣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,容易助长肺气,对肝脏不利。因此,应适量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,例如柠檬、山楂、乌梅等,以收敛肺气并滋养肝血,达到五脏平衡。
尽量避免过食寒凉和油腻食物。尽管“秋老虎”的余威仍在,但随着夏季的消耗,脾胃功能较弱。贪食寒凉瓜果或冰镇饮料,容易损伤脾胃阳气,引起腹泻、消化不良等问题。同样,油腻煎炸食品也难以消化,加重肠胃负担。在秋季,调整饮食习惯,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更为重要。
立秋食补,六物为佳
梨子:在传统中医中被誉为“百果之宗”,它具有极佳的润肺生津、止咳化痰的效果。秋燥时节,适合用梨子来缓解口渴和干咳症状。既可以清热润肺,又能滋润皮肤,非常适合秋季饮用。蒸熟后口感更佳,适合在家庭中制作美味的梨汤或凉糕。
莲藕:秋季时令佳品。生藕性寒,具有清热生津、凉血散瘀的功效;熟藕则性温,能健脾开胃、促进血液循环。立秋时节食用莲藕,不仅可清除夏日余热,还能润燥养阴,对健康大有裨益。
蜂蜜:蜂蜜是大自然的馈赠,其最显著的效果在于滋润肺部和止咳化痰。秋季气候干燥,容易引发便秘,每天早晨用温热的水冲一杯蜂蜜饮用,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便秘,还能帮助滋养肺部和润肠通便。此外,蜂蜜还能辅助治疗因肺燥引起的咳嗽问题。
山药:山药性平味甘,是药食同源的佳品。它具有健脾益胃、补肺益肾的功效。秋季食用山药,能增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,为身体储存能量,滋养肺脏,提升身体抵抗力。
在秋天,我们常常会将芝麻分为黑白两种,其中以黑色芝麻为最佳选择。中医专家认为,黑芝麻具有滋养肝脏和肾脏、润泽皮肤和滑利肠道的功效。在干燥的秋季,人们可能会遇到皮肤变得粗糙以及头发变得干枯的问题,适量食用黑芝麻可以帮助改善这些问题。可以将炒熟后的黑芝麻研磨成粉状,然后拌入粥或牛奶中一同食用。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保健方法。
百合:百合味甘微寒,入心、肺经,是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的良品。它不仅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,还能帮助宁心安神,改善因季节变化带来的情绪波动或睡眠不佳的问题。用百合煮粥或煲汤都是非常好的选择。
- 标签: